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人中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人中
1. 體表部位名
人中,又稱水溝,為人體面部一明顯縱溝,位於鼻下方、唇上方之凹陷處,即鼻唇溝部(《靈樞·經脈》)。此部位於中醫學中具重要診斷價值,其形態、色澤變化可反映臟腑氣血狀態,尤其與督脈及任脈之氣機相關。
2. 穴位別名
人中亦為水溝穴之別稱(《肘後備急方》),屬督脈之要穴,位於鼻唇溝上1/3與下2/3交界處。此穴為醒腦開竅之急救要穴,主治昏迷、暈厥、中風閉證、癲狂癇等神志病症,亦能緩解面腫、口眼歪斜、腰脊強痛等症。
中醫理論與應用
- 經絡聯繫:人中為督脈與手足陽明經之交會處,督脈統攝一身之陽,故刺激此穴可調節陽氣、醒神蘇厥。
- 診斷意義:人中寬深者,多示腎氣充足;淺窄或平坦者,或提示先天稟賦不足。色澤暗滯可能為氣滯血瘀之象。
- 針灸手法:臨床多以斜刺或向上刺入0.3~0.5寸,施以捻轉強刺激,用於急救時常配合十宣、內關等穴。
古籍記載
《針灸甲乙經》載水溝穴「在鼻柱下人中」,並述其主治「癲疾互引,水溝主之」;《類經圖翼》則強調其「治中風不語,牙關不開」。
此部位與穴位兼具解剖與經絡雙重意義,為中醫臨床辨證與治療之關鍵所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