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中醫典籍《仁齋小兒方論》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仁齋小兒方論

《仁齋小兒方論》(又名《新刊仁齋直指小兒附遺方論》)是宋代醫家楊士瀛著的兒科著作。全書共四卷,分為初生、變蒸、驚、中風、疳、積、熱、傷寒、痰嗽、脾胃、丹毒、雜證共十一門。每門詳細介紹了相應疾病的臨床表現、診斷和治療方法。

仁齋小兒方論的內容豐富、論述精闢,在後世兒科學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明代醫家朱崇正進行了重校,並在復刻時增加了第五卷《小兒痘疹》,該卷的內容主要引自明代醫家魏直的《博愛心鑒》。

以下是《仁齋小兒方論》部分內容的摘要:

  • 初生:主要論述新生兒的護理和疾病的防治。
  • 變蒸:主要論述小兒因外感六淫之邪、內傷飲食或情志所傷而出現發熱、煩躁、口渴、汗出、尿黃等症狀的病證。
  • 驚:主要論述小兒因受驚嚇而出現驚厥、抽搐、四肢僵直等症狀的病證。
  • 中風:主要論述小兒因外感風寒之邪、內傷飲食或情志所傷而出現頭痛、發熱、身痛、四肢麻木等症狀的病證。
  • 疳:主要論述小兒因脾胃虛弱、飲食不節或情志所傷而出現面色萎黃、消瘦、腹脹、便溏等症狀的病證。
  • 積:主要論述小兒因飲食不節或情志所傷而出現腹脹、便祕、腹痛等症狀的病證。
  • 熱:主要論述小兒因外感熱邪、內傷飲食或情志所傷而出現發熱、煩躁、口渴、尿黃等症狀的病證。
  • 傷寒:主要論述小兒因外感傷寒之邪而出現發熱、惡寒、頭痛、身痛、四肢痠痛等症狀的病證。
  • 痰嗽:主要論述小兒因外感風寒之邪、內傷飲食或情志所傷而出現咳嗽、痰多、喘息等症狀的病證。
  • 脾胃:主要論述小兒因脾胃虛弱、飲食不節或情志所傷而出現食慾不振、腹脹、便溏等症狀的病證。
  • 丹毒:主要論述小兒因外感風熱之邪、內傷飲食或情志所傷而出現皮膚紅腫、疼痛、化膿等症狀的病證。
  • 雜證:主要論述小兒一些其他常見病證。

《仁齋小兒方論》是一部對於兒科學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的著作。希望本文的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