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任懋謙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任懋謙
任懋謙,字谷庵,明代浙江杭州人,出身醫學世家,其父亦為當時著名醫家,醫術精湛且醫德高尚,深受地方百姓敬重。任懋謙承襲家學,潛心鑽研醫理,於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均有深厚造詣,尤擅內科雜病及溫病調治。
學術背景與醫術特色
任懋謙深諳《內經》《傷寒論》等經典,並融合金元四大家之學說,重視辨證論治。其臨床診療注重「四診合參」,尤其擅長脈診與舌診,強調「望色察舌,切脈辨證」以探求病機。在用藥上,他主張「藥性歸經」,善用浙產道地藥材,如杭白芍、浙貝母等,並注重方劑配伍的君臣佐使,以達調和陰陽之效。
溫病治療貢獻
明代江南地區濕熱疫病盛行,任懋謙在溫病領域多有發揮。他認為溫邪多從口鼻而入,易傷津耗氣,故治療上注重「清熱透邪,顧護陰液」,常以白虎湯、清營湯等方加減化裁。此外,他亦提出「暑必夾濕」的觀點,主張暑溫證治需兼顧化濕,如藿香、佩蘭等芳化藥物之運用,對後世溫病學派影響深遠。
醫德與著述
任氏繼承其父仁心仁術之風,行醫不分貴賤,常為貧者施藥,地方志中多有記載其濟世事蹟。其醫學著述多散佚,僅部分醫案見於明代醫籍輯錄,內容涉及傷寒、溫病及內科雜症,反映其臨證靈活、不拘成法的風格。
任懋謙之醫學實踐,體現了明代醫家融合經典與地域特色的學術脈絡,其對溫病理論的拓展,更為清代溫病學體系之發展奠定基礎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