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妊娠遍身酸懶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妊娠遍身酸懶
定義與病機
妊娠遍身酸懶,指孕婦周身肌肉酸楚懈怠,伴精神困倦、食欲不振等症,屬中醫「胎萎不養」範疇。其病機核心在於氣血虛弱,尤以陰血不足為主。孕後胎元賴母血以養,若婦人素體血虛,或脾胃運化不力,生化乏源,則血少難以濡養筋脈肌肉,遂見酸懶無力。如《葉氏女科證治》所言:「面色青黃,形容枯槁」,正是血虛失榮之象。
證候特點
- 主症:遍身酸楚懈怠,活動後加重,休息亦難緩解。
- 兼症:
- 面色青黃或萎白,唇甲淡白。
- 精神萎靡,嗜睡或眠淺易醒。
- 納差食少,或食後脘悶。
- 舌淡苔薄,脈細滑無力。
中醫辨治
-
核心治法:補血養胎,益氣健脾。
- 代表方劑:四物湯(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)為基礎,酌加黃耆、人參補氣生血,或阿膠、桑寄生滋陰固胎。
- 加減要點:
- 若脾虛濕阻,加白朮、茯苓健脾滲濕。
- 兼氣滯者,佐陳皮、砂仁理氣醒脾。
-
經絡氣血論治:
- 酸懶多責之肝脾兩經。肝藏血主筋,脾統血主肉,血虛則肝失所藏,脾失所統,故調治常從肝脾同調入手,如逍遙散合四君子湯化裁。
古籍佐證
除《葉氏女科證治》外,《婦人大全良方》亦強調:「妊娠血弱,不能榮養,則肢體懈惰。」進一步印證氣血虧虛為本病根本。
與現代醫學關聯
此症近似現代「妊娠疲勞症候群」,但中醫更注重整體氣血失衡,非單純營養缺乏。臨床需與「妊娠痿證」(如電解質紊亂所致)鑑別,後者多見肌肉萎弱無力,而酸懶以「倦怠感」為特徵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