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妊娠毒藥傷胎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妊娠毒藥傷胎
定義與病因
妊娠毒藥傷胎,為中醫婦科病名,首見於《證治準繩·女科》。指孕婦誤服毒性藥物或誤觸毒物,導致藥毒內侵,損傷衝任二脈或直接戕害胎元,引發胎動不安、腰痛腹墜等症。此毒可源於藥物(如過量辛熱、峻下、破血之品)、飲食不潔,或環境穢濁之氣,其性多燥烈剋伐,易耗陰血、擾動胎氣。
病機與證候
中醫認為,衝任二脈主司胞胎養育,若毒邪內犯,衝任受損,則胎失所繫;毒藥性烈者,更可直中胎元,損傷氣血。臨床常見:
- 氣血逆亂:毒藥擾動氣機,孕婦見腹痛陣作、腰痠如折,伴面色蒼白或潮紅。
- 熱毒熾盛:若毒屬熱性,可見口乾煩躁、小便短赤,舌紅苔黃,脈滑數。
- 衝任不固:毒損經脈,胎元失養,症見陰道少量出血、胎動頻急。
治法與方藥
治療首重解毒安胎,兼顧調和氣血。經典方如:
- 基礎方:甘草、黑豆、淡竹葉濃煎頻服。甘草解百藥毒,黑豆利水消脹、解毒,淡竹葉清心除煩,共奏緩急解毒之效。
- 辨證加減:
- 熱毒甚:加黃芩、金銀花清熱安胎。
- 氣血兩傷:佐黃耆、當歸補益氣血。
- 衝任虛損:配伍桑寄生、續斷固衝任。
古籍佐證
《婦人大全良方》提及:「妊娠誤食毒物,傷胎腹痛,急以解毒為要」;《本草綱目》亦載黑豆「解砒石、甘遂、天雄……百藥之毒」,均強調解毒為先。
相關概念延伸
此症與「胎動不安」相關,然病因專指毒藥所傷,故治法須側重解毒,非單純補益可癒。若毒勢劇烈,需結合催吐、瀉下等法驅毒外出(如鹽湯探吐),然需慎防傷正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