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妊娠多怒墮胎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妊娠多怒墮胎
病證名,首見於《傅青主女科》卷下。此證多因孕婦性情急躁易怒,致使肝火妄動,肝血失藏。肝火下擾衝任二脈,導致氣機逆亂,血海不寧,胎元受損而欲墮。
病因病機
孕婦情志失調,鬱怒傷肝,肝氣鬱結化火。肝主藏血,又司疏泄,肝火亢盛則血不歸藏,下注衝任,擾動胎元。衝為血海,任主胞胎,二脈受肝火所迫,氣血失和,胎失所養,故見胎動不安,甚則墮胎。
臨床表現
- 腰酸少腹墜脹:衝任不固,胎元不穩。
- 胸脅脹痛:肝氣鬱滯,經絡不通。
- 陰道流血:肝火迫血妄行,損傷胎絡。
治法
治宜 平肝瀉火、調和氣血、固衝安胎。
方藥
選用 逍遙散 加減,疏肝解鬱,清熱安胎:
- 柴胡、白芍:疏肝柔肝,調和肝氣。
- 當歸、白朮、茯苓:養血健脾,固護氣血。
- 薄荷、生薑:助柴胡疏泄肝鬱。
- 加黃芩:清肝瀉火,止血安胎。
- 加桑寄生:補肝腎,固衝任,強腰膝以安胎。
辨證要點
此證以 肝火亢盛、氣血失和 為關鍵,須與其他胎動不安證型鑑別。若兼見口苦咽乾、心煩易怒、舌紅苔黃、脈弦數等肝火熾盛之象,則更宜側重清肝瀉火。
古籍參考
《傅青主女科》強調:「妊娠多怒墮胎,人只知怒傷肝,而不知肝火妄動,血不能藏,胎元何賴?」指出情志因素與肝火擾動為本病核心,治療當以調肝為先,佐以清熱固胎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