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妊娠耳鳴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妊娠耳鳴,是指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耳鳴的症狀。其病因多為腎虛,肝膽火盛,或血虛。臨床表現為耳鳴、頭暈目眩、腰膝酸軟、口苦咽乾等。治療上可根據病因進行辨證施治,若是腎虛,可用補腎丸治療;若是肝膽火盛,可用小柴胡湯加黃連、梔子治療;若是血虛,可用四物湯加白術、茯苓治療。

妊娠耳鳴的預防,首先要注意孕期保健,避免過度勞累,保持心情舒暢,合理飲食,注意營養均衡。其次,孕婦在懷孕期間,要定期進行產檢,一旦發現有耳鳴的症狀,要及時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

以下是《葉氏女科證治》卷二中關於妊娠耳鳴的相關論述:

  • 妊娠耳鳴,多因腎虛,精氣不足,髓海空虛,耳鳴如蟬,兼有頭暈目眩,腰膝酸軟者,治宜滋陰補腎,方用補腎丸(豬腎一對,青鹽少許,蜜丸酒下)主之。
  • 妊娠耳鳴,若因肝膽火盛,肝火上炎,則症見耳鳴而兼頭痛目眩,口苦咽乾,且耳鳴多見於午前,治宜清肝膽之火,方用小柴胡湯加黃連、梔子。
  • 妊娠耳鳴,若因血虛,則症見耳鳴於午後者,多為血虛,兼見心煩不寧,夜寐不安。治宜平肝補血,方用四物湯加白術、茯苓。

妊娠耳鳴是一種常見的孕期併發症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影響到孕婦和胎兒的健康。因此,孕婦在懷孕期間,如果出現耳鳴的症狀,一定要及時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