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妊娠腹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妊娠腹痛

妊娠腹痛 指的是孕婦在腹部感到疼痛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起「胎動不安」、下血、甚至小產等情況。在古代醫學文獻中,這種症狀被稱為「胞阻」,《金匱要略》稱之為「胞阻」,《本草綱目》稱之為「胎痛」,張氏醫書則稱之為「痛胎」。古人把妊娠期間所出現的腹痛分為小腹痛、心腹痛、脅腹痛、胸腹痛等不同類型。根據醫宗金鑒《婦人心法要訣》中所述,孕婦的腹痛被稱為「胞阻」。需要仔細辨析痛點,如果痛點在心腹之間,多是由於食物堆積引起的痛;如果痛點在腰腹之間,多是由於胎兒氣息不安引起的痛。從這段描述來看,本文所指的應該是後者。除非是因為腹瀉、腸胃疾病引起的腹痛,或者伴有陰道出血的腹痛,這些症狀不屬於本文所討論的範圍。

常見症候

  1. 虛寒妊娠腹痛:孕婦幾個月後,出現形寒肢冷,小腹冷痛,感到溫熱可以緩解疼痛。腹脹食慾差,舌質淡白滑潤,脈搏弦或細弱。

  2. 血虛妊娠腹痛:孕婦五、六個月後,小腹持續隱痛,按壓時疼痛減輕。頭暈目眩,心悸怔忡,口乾不愛喝水。面色蒼白,舌紅淡,苔薄白,脈細弦滑。

  3. 氣虛妊娠腹痛:孕婦幾個月後,小腹感到刺痛下墜,間歇性發作,嚴重時可能一天發作數十次。心悸氣短,容易疲勞,稍微努力就感到腹痛。舌色淡,脈搏滑卻無力。

  4. 風寒妊娠腹痛:孕婦感到小腹冷痛,惡寒發燒,頭痛身體疼痛,胃口差,舌質正常,苔薄白,脈搏滑或浮。

  5. 氣滯妊娠腹痛:孕婦幾個月後,小腹感到脹痛,胸部悶痛或胸部疼痛,性格急躁易怒,經常打噯,不想吃東西,舌質淡白,脈搏弦滑。

病因區別分析

虛寒妊娠腹痛風寒妊娠腹痛:兩者都是因為寒氣凝結,導致胞絡阻塞所致。不同之處在於,前者是由內部生寒引起的,多與體質陽虛有關,懷孕後胎兒連接到腎臟,腎陽虛弱,陽虛生內寒,導致胞阻引起腹痛。後者則是外寒入侵,侵入胞宮,胞絡不通,所以突然出現腹痛。要辨別這兩種症狀,關鍵在於虛寒腹痛時會感覺到小腹冷痛,感到溫暖可以緩解,全身形寒肢冷,腹部脹滿且消化不良,舌苔淡白而滑,脈搏弦細等症狀;風寒腹痛時必然出現發燒、惡寒、頭痛身體疼痛,脈搏浮且可能有胞脈感受寒邪侵襲的症狀。處理方法,前者應該以溫宮驅寒,通痹止痛,可以使用艾附溫宮丸;後者應該祛風解表,驅寒止痛,可以使用桂枝湯加艾葉、蘇梗、蔥白。

血虛妊娠腹痛氣虛妊娠腹痛:兩者都屬於「虛証」。血虛通常是因為體內的血液不足,懷孕後血液供應更為不足,血量減少就會造成氣血流通不暢,胞脈受阻,當胞絡通暢時疼痛減輕。氣虛則是因為中氣不足,氣虛運行無力,血液流動緩慢,導致腹痛。前者是因為血少而氣血無法正常流通,後者則是因為氣虛導致血液流動不暢。辨別這兩種情況的關鍵在於:血虛者腹痛持續時間較長;氣虛者的腹痛向下胯部蔓延。在臨床上,前者常見血虛失養(面色蒼黃,頭暈目眩,心悸怔忡,舌紅淡,脈細)等症狀;而後者常見中氣不足(心慌氣短,不耐勞作,舌淡,脈滑無力)等症狀。處理方法,血虛者應該養血止痛,可以使用膠艾湯;氣虛者應該益氣止痛,可以使用加味黃耆湯。如果血虛同時合併濕氣,可以看到水濕泛濫(眼睛下方、腳脛浮腫)和脾臟功能不佳(口渴不想喝水,小便少、大便稀溏,舌苔白膩)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