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妊娠數墮胎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妊娠數墮胎
定義
妊娠數墮胎,又稱「數墮胎」或「慣性墮胎」,指婦人懷孕後屢次發生胎墮之症,連續三次或以上自然流產者,即屬此範疇。此病相當於現代醫學所稱之「習慣性流產」,多因母體氣血虛損或臟腑功能失調,致胎元不固而成。
病因病機
- 氣血虛弱:
《諸病源候論·卷四十一》指出:「若血氣虛損者,子臟為風冷所居,則血氣不足,故不能養胎,所以致胎數墮。」氣為血之帥,血為氣之母,氣虛則攝胎無力,血虛則胎失所養,易受外邪侵擾,如風冷客於子臟,更損胞宮氣血,終致墮胎反覆。 - 腎氣虧虛:
腎主生殖,為先天之本。若先天稟賦不足,或房勞過度,耗傷腎精,致沖任不固,胞胎失於繫載。腎陽虛則胞宮失溫,腎陰虛則精血虧乏,皆可影響胎元穩固。 - 沖任損傷:
沖為血海,任主胞胎。若沖任二脈受損(如多次墮胎、產後調養失宜),或痰濕、瘀血阻滯沖任,皆可致胎孕不穩。 - 肝鬱氣滯:
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氣機失調,血行不暢,胞胎失養;或肝鬱化火,熱擾沖任,亦可能引發胎動不安。
相關證候辨析
- 滑胎:與妊娠數墮胎同屬慣性流產範疇,然「滑胎」一詞更強調胎元滑利不固的病理特點,常與腎虛、脾弱相關,治法側重補益脾腎。
- 胎動不安:為妊娠期間胎元不穩之泛稱,未必屢次發生,而妊娠數墮胎特指反覆性胎墮。
中醫治法舉隅
- 補益氣血:
方選《泰山磐石散》(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續斷等),益氣養血,固攝胎元。 - 補腎固胎:
腎陽虛者用《壽胎丸》(菟絲子、桑寄生、續斷、阿膠)加杜仲、鹿角膠;腎陰虛者佐以熟地、山茱萸滋填真陰。 - 調理沖任:
沖任虛寒者,以《艾附暖宮丸》溫經養血;瘀阻沖任者,酌加丹參、香附以活血通絡,然需謹慎配伍,防傷胎氣。 - 疏肝解鬱:
選《逍遙散》加減,佐以黃芩、苧麻根清熱安胎,適用於肝鬱化熱之證。
古籍論述
除《諸病源候論》外,《景岳全書·婦人規》提及:「凡胎孕不固,無非氣血損傷之病……蓋氣虛則提攝不固,血虛則灌溉不周。」強調氣血雙補為治本之要。《傅青主女科》則重視補腎,認為「胞胎之繫於腎,猶鐘之繫於梁也」,腎氣充盛則胎元自安。
附註
此症須辨明虛實寒熱,臨證常見虛實夾雜,如腎虛兼血瘀、氣血兩虧兼肝鬱等,用藥當標本兼顧,並注重孕前調理以培其本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