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妊娠心腹脹滿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妊娠心腹脹滿
病證名,出自《太平聖惠方》卷七十五,指孕婦於妊娠期間出現心腹脹滿不適之證候。此症多因孕婦脾胃素虛,復感外邪或飲食失調,導致氣機壅滯、升降失常所致。
病因病機
- 脾胃虛弱:孕後氣血聚於衝任以養胎,脾胃運化之力相對不足,若素體脾虛,則易致中焦氣機不暢,濕濁內停,引發脹滿。
- 外感寒邪:寒性凝滯,客於脾胃,阻遏陽氣,使中焦運化失司,氣血運行不暢,故見脹滿喜溫、按之則舒。
- 飲食內傷:過食生冷油膩或暴飲暴食,損傷脾胃,宿食停滯,化生濕熱或痰濁,阻滯中焦,導致脘腹脹痛、噯腐吞酸。
辨證分型與治法
-
寒邪客胃
- 主症:心腹脹滿,食後尤甚,喜熱敷或按壓,口淡不渴,舌淡苔白,脈沉遲。
- 治法:溫中散寒,理氣和胃。
- 方藥:香砂六君子湯(木香、砂仁、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陳皮、半夏)加減,以健脾溫中、行氣除滿。
-
飲食積滯
- 主症:脘腹脹滿疼痛,噯氣酸腐,厭食嘔惡,大便不調,舌苔厚膩,脈滑。
- 治法:消食導滯,和胃降逆。
- 方藥:保和丸(山楂、神麴、半夏、茯苓、陳皮、連翹、萊菔子)為主方,佐以健脾之品,以防消導過度傷正。
中醫理論延伸
- 氣機升降失調:妊娠期胎體漸長,易阻礙中焦氣機,使脾升胃降之職失常,故調理當注重疏理氣機,如酌加紫蘇梗、砂仁等理氣安胎之品。
- 虛實夾雜:孕婦多見本虛標實之證,治療需標本兼顧,避免過用攻伐,以免損傷胎元。
此證需結合孕婦體質及病程長短,靈活化裁方藥,以達「治病與安胎並舉」之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