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妊娠心痛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妊娠心痛
病名:妊娠心痛首載於《諸病源候論》卷四十一,為妊娠期間心前區疼痛之證候,多因外邪、痰飲痹阻心之包絡,或胎氣上逆所致。
病因病機:
- 風邪乘心:外感風邪侵襲心包絡,阻滯氣血,胸陽不展,發為心前區刺痛,甚則胸痛徹背,喘息難臥。
- 痰飲內停:孕後中焦運化失司,寒痰停飲上犯心胸,氣機窒塞,致心區悶痛,時作時止。
- 胎氣上逆:胎體漸長,衝任之氣上壅,阻滯胃口,氣滯作痛,此非真心痛,乃「胃脘當心而痛」。
證治分型:
-
風邪痹阻
- 主證:心前區掣痛,遇風加劇,或兼惡寒發熱。
- 治法:疏風通絡,和血止痛。
- 方藥:四磨湯加延胡索、香附、草果,以理氣活血、驅邪外達。
-
寒痰停飲
- 主證:心胸窒悶,痛引肩背,嘔吐清涎,舌苔白滑。
- 治法:溫化痰飲,行氣止痛。
- 方藥:二陳湯加山楂、青皮、木香、烏藥,以燥濕化痰、寬胸降逆。
-
宿寒感邪
- 主證:素體虛寒,復感外邪,心痛劇烈,得溫稍減。
- 治法:溫裡散寒,和胃止痛。
- 方藥:吳茱萸湯加砂仁,暖肝溫胃、降逆止嘔。
-
胎氣壅滯
- 主證:脘腹脹痛,牽連心區,噯氣頻作。
- 治法:理氣安胎,和胃消脹。
- 方藥:手拈散加減,以疏肝和胃、調暢氣機。
古籍補充:
《婦人大全良方》指出:「妊娠心痛,多因痰飲與氣相搏。」強調痰氣交阻為病機關鍵;《張氏醫通》則提出「胎氣上逼」之論,主張調氣為先,佐以安胎。
辨證要點:須區分真心痛(心繫疾病)與胃脘痛,前者痛徹胸背、面色蒼白,後者多伴噯腐吞酸,治法迥異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