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妊娠咽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妊娠咽痛

病證名,見於《葉氏女科證治》卷二。此症多因孕婦胃中積熱,或痰熱上擾咽喉所致,臨床表現為咽喉疼痛,或伴咳嗽、咯痰色黃等症狀。
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妊娠期間,陰血下聚養胎,易致陰虛內熱;若孕婦素體胃熱偏盛,或飲食不節,過食辛熱厚味,則胃火循經上炎,灼傷咽喉,發為咽痛。此外,痰濕內蘊,鬱久化熱,痰熱上擾咽喉,亦可引發此症。

辨證論治

  1. 胃熱上炎型

    • 主症:咽喉紅腫疼痛,口乾口臭,舌紅苔黃,脈滑數。
    • 治法:清胃瀉火。
    • 方藥:升麻桔梗湯加減,方中升麻清熱解毒,桔梗宣肺利咽,可酌加黃芩、梔子以增強清熱之效。
  2. 痰熱上擾型

    • 主症:咽痛伴咳嗽,痰黃黏稠,胸悶,舌苔黃膩,脈滑數。
    • 治法:清熱化痰。
    • 方藥:東垣涼膈散加減,方中連翹、黃芩清熱,梔子瀉火,薄荷利咽,可配合貝母、瓜蔞以化痰止咳。

其他治法
若熱毒較盛,可配合針刺少商、商陽等穴放血以瀉熱;亦可選用金銀花、胖大海等清熱利咽之品泡水代茶飲。

古籍參考
《葉氏女科證治》強調妊娠咽痛多與熱邪上攻有關,治療時需注意清熱而不傷胎,故用藥宜輕清宣透,避免過用苦寒峻下之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