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日光灸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日光灸
日光灸為中醫灸法之一,利用太陽能作為熱源以治療疾病。此法結合自然陽氣與灸療原理,適用於特定虛寒或經絡氣血失調之症,以下分述其操作方式與適應範圍:
一、日光灸之操作方式
- 艾絨曝曬法
將艾絨均勻鋪於患者腹部或其他患處,於日光下直接曝曬。此法借助太陽熱力溫煦艾絨,使藥性滲透肌表,循經絡內達臟腑。見載於《夷堅志》卷十九,主用於虛寒性疾病,如脾胃陽虛、寒濕痺痛等。 - 透鏡聚光法
以凸透鏡集聚陽光照射穴位,又稱「透鏡灸」。操作時須調節透鏡焦距,使光點落於穴位皮表,利用光熱刺激經氣。此法適用於瘧疾寒熱往來、風火牙痛等實熱或寒熱錯雜之症,能引陽氣透達病所。
二、中醫理論基礎
日光灸融合「天人相應」思想,認為太陽為自然界至陽之氣,與人體陽氣相通。艾絨性辛溫,具溫經散寒、通行十二經之效,配合日光熱力,可增強其溫補作用。透鏡聚光法則仿照針灸「焠刺」之理,以光代針,激發穴位氣血。
三、臨床應用
- 虛寒證:如腹冷泄瀉、婦人經寒腹痛,宜用艾絨曝曬法。
- 實熱證:如瘧疾發熱、牙齦腫痛,可選透鏡灸於大椎、合谷等穴。
- 經絡瘀滯:寒濕痺痛者,可於局部腧穴施以聚光灸,散寒通絡。
日光灸體現中醫「因時制宜」之治則,善用自然能量以調和人體陰陽,然具體運用須辨證施治,依患者體質與病機調整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