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榮華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中醫名詞「榮華」詳解

一、氣血外顯之榮華
「榮華」於中醫經典中,首指人體氣血充盈而外顯於顏面的光澤。《靈樞·天年》載:「四十歲……腠理始疏,榮華頹落,發頗斑白。」此處「榮華」描述青壯年時氣血旺盛,面部紅潤有神;隨年齡增長,氣血漸衰,腠理(皮膚肌肉紋理)鬆弛,榮華消退,轉為面色枯槁、鬚髮斑白。

中醫認為,「榮華」與臟腑功能密切相關:

  • 心主血脈:心氣推動血液運行,面色紅潤與否反映心血盛衰。
  • 肺主氣:肺氣宣發衛氣與津液至體表,使皮膚潤澤。
  • 脾為氣血生化之源:脾虛則氣血不足,面色萎黃無華。
  • 肝藏血:肝血充足則目明膚潤,肝鬱血虛則面色青晦。
  • 腎精為根本:腎精虧耗則髮枯齒搖,面容早衰。

二、自然生機之榮華
《素問·脈解》云:「三月一振榮華,萬物一俯而不仰也。」此處「榮華」喻草木春生之繁茂景象,與人體生理相應。中醫強調「天人相應」,春季陽氣升發,人體氣血亦隨之向外輸布,表現為面色光潤、毛髮滋榮;反之,若氣機鬱滯或陽虛內寒,則榮華不彰,如面色蒼白或黧黑。

三、榮華與經絡氣血之關係
十二經脈氣血上榮於頭面,尤以陽明經(手陽明大腸經、足陽明胃經)為要。《黃帝內經》稱「陽明常多氣多血」,故胃腸功能健旺者,多見肌肉豐滿、面色榮潤;若陽明經氣血不足,則易見面部憔悴、皺紋早生。

四、診斷意義
臨床上,「榮華」為望診重要指標:

  • 常色:紅黃隱隱,明潤含蓄,反映氣血調和。
  • 病色
    • 赤色過盛:可能為實熱或虛陽浮越。
    • 白色無華:多屬氣血虛或陽虛。
    • 青色隱現:常主寒證、痛證或肝鬱。
    • 枯槁晦暗:提示臟腑精氣衰竭,預後不良。

五、養護之道
傳統中醫重視內調以養外榮,如:

  • 調理氣血:四物湯、歸脾湯等方劑可補血養顏。
  • 疏通經絡:針灸面部穴位(如迎香、頰車)以促進氣血上榮。
  • 順應四時:春季養肝疏泄,夏季清心涼血,長夏健脾化濕,秋季潤肺生津,冬季溫腎藏精,以維繫榮華不衰。

附:古籍論述
《難經·二十四難》言:「足少陰氣絕,則骨枯……故齒長而垢,髮無潤澤。」進一步闡明腎精與外在榮華的關聯,強調內在臟腑為根本,外顯榮華為標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