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柔痓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柔痓,病名。
1.肺熱傳腎而致骨強筋柔,肢体舉動無力。《素問.氣厥論》:「肺熱移於腎,傳為柔痓。」王冰註:「柔,謂筋柔而無力。痓,謂骨痓而不隨。氣骨皆熱,髓不內充,故骨痓強而不舉,筋柔緩而無力也。」
2.即柔痙。見《金匱要略.痙濕暍病脈證治》。詳該條。
柔痓,又稱柔痙,是一種以骨強筋柔、肢体舉動無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。其病因多為肺熱傳腎,導致氣骨皆熱,髓不內充,從而出現骨強筋柔、肢体舉動無力等症狀。
柔痓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骨強筋柔:患者的四肢關節僵硬,活動不便,甚至不能自主活動。
- 肢体舉動無力:患者的四肢無力,不能自主活動。
- 面色蒼白:患者的面色蒼白,沒有血色。
- 口唇青紫:患者的口唇青紫,沒有血色。
- 心悸氣短:患者心慌氣短,胸悶不舒。
- 小便短赤:患者小便短赤,尿量減少。
- 大便秘結:患者大便秘結,排便困難。
柔痓的治療以清熱涼血、通絡止痛為主。常用方劑有羚羊角清肺湯、白虎加人參湯、涼膈散等。
柔痓的預後一般良好,但如果治療不當,也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患者在治療期間一定要遵醫囑,積極配合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