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肉龜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肉龜,病名。
1.見《證治準繩.瘍科》卷四。即黃瓜癰。見該條。
2.見《中國醫學大辭典》。髮際瘡之別稱。見該條。
《證治準繩.瘍科》卷四:“肉龜,即黃瓜癰也。其狀如龜,故名。生於頭面,或生於手足,或生於陰股,皆有頭尾,色赤如黃瓜,皮薄而脆,中空,有膿血,痛甚,不易潰破。治法:以大蒜搗爛,敷之,日換一次。若已潰,宜用黃連粉敷之。若已潰而膿血不止,宜用黃連粉敷之。若已潰而膿血不止,宜用黃連粉敷之,以生薑汁調敷,日換一次。”
《中國醫學大辭典》:“肉龜,髮際瘡之別稱。見《醫學正傳》卷一。”
肉龜是一種發生於頭面、手足、陰股等處的瘡瘍,其狀如龜,故名。肉龜的皮薄而脆,中空,有膿血,痛甚,不易潰破。治療肉龜,可用大蒜搗爛敷患處,每日換一次。若已潰,宜用黃連粉敷之。若已潰而膿血不止,宜用黃連粉敷之,以生薑汁調敷,每日換一次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