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肉極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肉極
病證名,指肌肉痿弱困怠之疾患,屬中醫「六極」之一,與脾臟功能密切相關。《備急千金要方·脾臟》載:「凡肉極者,主脾也,脾應肉,肉與脾合,若脾病則肉變色。」脾主肌肉,運化水穀精微以濡養四肢百骸。若脾失健運,則肌肉失養,發為肉極。
病因病機
- 脾虛失運:脾氣虛弱,水穀精微化生不足,肌肉失於濡養。
- 濕邪困脾:外感濕邪或內生痰濕,阻滯脾陽,氣血運行不暢。
- 肝鬱乘脾:情志失調,肝氣鬱結,橫逆犯脾,影響脾之運化功能。
臨床表現
- 主證:肌肉痿弱無力,肢體困重,活動遲緩。
- 兼證:
- 風邪偏盛者,體表如鼠走感,多汗,四肢急痛。
- 濕熱內蘊者,皮色變黃,唇口潰爛。
- 虛寒偏重者,體重怠惰,四肢不欲舉,不嗜飲食,動則關節痛,右脅下痛引肩背不可轉動。
辨證論治
-
風濕阻絡證
- 症狀:肌肉痠痛,遊走不定,多汗惡風。
- 治法:祛風除濕,通絡止痛。
- 方藥:薏苡仁散、石楠散加減。
-
脾虛濕盛證
- 症狀:肌肉萎軟,四肢沉重,食少腹脹。
- 治法:健脾益氣,化濕和胃。
- 方藥:參苓丸、六君子湯加減。
-
虛寒證
- 症狀:肌肉無力,畏寒肢冷,右脅下痛引肩背。
- 治法:溫補脾陽,散寒通絡。
- 方藥:大黃芪湯、茯苓散加減。
相關概念
- 六極:為中醫虛勞重症,包括氣極、血極、筋極、骨極、肌極(肉極)、精極,分述臟腑虛損之極端表現。
- 肌極:與肉極相似,然肌極偏重於肌肉消瘦枯槁,肉極則以痿弱困怠為主。
肉極之治,首重調脾,兼顧祛邪,臨證須辨明虛實寒熱,對證施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