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肉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肉瘕(又稱思食肉類無度的病證)是一種消化系統疾病。患者會經常思念吃肉,而且即使吃了肉之後,仍會持續思念,這種病症就稱為肉瘕。與肉症類似,但肉症患者在吃了肉後就不再思念。這兩種病都是由於飲食不當引起的,因此在治療上需注意飲食調理,避免過度攝取肉類。

肉瘕的發病原因主要與飲食不當有關,平時過度食用肉類會造成體內濕熱之氣聚集,進而引發肉瘕。此外,長期處於精神緊張、情緒不穩定的狀態也可能引發肉瘕。

肉瘕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患者會經常思念吃肉,即使吃了肉之後仍會繼續思念。
  2. 食慾會增加,但吃了肉後會出現腹脹、腹痛、便溏等消化不良症狀。
  3. 面色變暗黃,皮膚粗糙,毛髮乾枯。
  4. 精神狀態變差,容易疲勞,注意力不集中。

肉瘕的治療主要以飲食調理和藥物治療為主。在飲食上要注意清淡,避免過度攝取肉類,可以增加蔬菜、水果和豆製品的攝入,以促進腸胃清理,緩解消化不良症狀。在藥物治療上,可使用一些中藥如白朮、茯苓、陳皮等,以助於健脾益胃,促進消化。

預防肉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飲食,避免過度攝取肉類。
  2.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不穩定。
  3. 適度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4. 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早期治療。

如果不及時治療肉瘕,可能會導致消化功能受損,甚至引發其他併發症。因此,一旦出現肉瘕的症狀,應儘早就醫接受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