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如銀內障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如銀內障證
病名:如銀內障證,又稱「如銀障症」、「如銀翳」,屬中醫眼科範疇,主要特徵為瞳神內出現白色混濁,狀如銀片或雪色圓亮,嚴重時可遮蔽視力。此症與「圓翳內障」密切相關,為其發展過程中的一種表現形式。
病因病機:
本證多因肝腎虧虛,精血不足,導致目竅失養;或情志郁滯,氣機不暢,損傷太和清純之元氣,使陽光精華閉塞,無法上承於目。此外,年老體衰、久病耗傷,或風火上擾,亦可加速黃精(晶狀體)混濁,形成銀白色翳障。
臨床表現:
- 輕者:瞳神中可見一點白亮,如星似片,視物微昏。
- 重者:瞳神整體呈現雪白色,圓亮如鏡,視力嚴重受阻,甚至失明。
- 病程演變多樣,或從瞳神中央漸生白點,逐漸擴散;或由「仰月翳」、「偃月翳」等變證轉化而來。
辨證論治:
-
肝腎陰虛證:
- 主症:視物模糊,眼乾澀,頭暈耳鳴,腰膝酸軟。
- 治法:滋補肝腎,益精明目。
- 方藥:生熟地黃丸合皂角丸加減,可酌加枸杞子、菟絲子、女貞子等。
-
氣滯血瘀證:
- 主症:目脹視昏,情志不舒,胸脅脹悶。
- 治法:疏肝解鬱,活血通絡。
- 方藥:柴胡疏肝散配合活血化瘀之品,如丹參、赤芍等。
相關名詞辨析:
- 圓翳內障:如銀內障證的進階表現,瞳神混濁呈圓形,色白或泛青,多與年老肝腎衰憊相關。
- 仰月偃月翳:瞳神上半或下半出現新月形混濁,若未及時調治,可轉為如銀內障。
古籍參考:
《證治準繩·雜病》指出:「陽光精華為其閉塞而不得發見」,強調元氣郁滯為病機關鍵。治療上需注重調和肝腎,通利玄府,以復瞳神清明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