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如銀障症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銀障症

病證名。見於《審視瑤函》,又稱「如銀內障證」,屬中醫眼科範疇。此症以瞳神內呈現銀白色障翳為主要特徵,多因肝腎虧虛、精血不足,或風火痰濕上擾清竅所致。

病因病機

  1. 肝腎陰虛:肝開竅於目,腎藏精,若肝腎陰虧,精血不能上榮於目,則瞳神失養,漸生障翳。
  2. 脾虛濕泛:脾胃運化失職,水濕內停,濁陰上泛,蒙蔽清竅,致使目睛混濁。
  3. 風火痰熱:外感風熱或內生痰火,循經上攻目絡,灼傷晶珠,形成銀障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瞳神內可見銀白色或灰白色障膜,視物昏矇,如隔輕紗。
  • 初期或伴眼乾澀、頭暈耳鳴;久則視力銳減,甚則僅辨光影。
  • 若兼痰濕者,可見胸悶納呆;肝陽上亢者,或見煩躁易怒。

治法與方藥

  1. 滋補肝腎:常用方如杞菊地黃丸(《醫級》),酌加菟絲子、女貞子以益精明目。
  2. 健脾化濕:選用參苓白朮散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)合苓桂朮甘湯,佐以穀精草、密蒙花以明目退翳。
  3. 清熱化痰:若痰熱為患,可用溫膽湯(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)加黃芩、夏枯草以瀉火滌痰。

針灸療法

取穴以足少陰、足厥陰經為主,如太溪太衝滋腎平肝,配合局部穴位睛明攢竹以通絡明目。若脾虛者,加足三里三陰交健脾益氣。

古籍參考

《審視瑤函》指出:「銀障之症,瞳神如銀,蓋因臟腑衰耗,精光不得上承。」強調內調肝腎為治本之要。另《銀海精微》亦載:「此症多因憂思勞倦,傷其元氣」,提示情志調攝與勞逸結合之重要性。

此症與西醫「白內障」有相似之處,然中醫辨證尤重整體調理,結合臟腑氣血盛衰,分型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