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乳癌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乳癌是一種發生在乳房部位的癌症。根據《衛濟寶書》中的記載,乳癌多發生在四十歲以上的女性,但其中有四五分之一可以康復;若出現腐爛情況,則三年內死亡。

中醫將乳癌稱為乳巖,根據《瘍科心得集》的說法,乳巖的形成是由於患者長期的憂鬱、思慮、積極的心理狀態,導致肝脾氣逆,結聚形成核塊。

《外科正宗》也稱乳癌為乳巖,該書描述了乳巖的症狀:結塊初期像豆子大小,漸漸變得像棋子大小,半年到一年,甚至兩三年。最初時不疼不癢,但逐漸變大會出現疼痛,疼痛無解。漸漸地腫塊變得像堆慄或覆碗,並帶有紫色氣穢。最終可能破裂潰爛,形成如巖穴或泛蓮的樣子。此症也伴隨著劇烈的疼痛和出血,此時五臟已經衰弱,四大不救,稱為乳巖。乳巖患者中,每個人幾乎都會死亡。如果提早發現此症狀,可以使用清肝解鬱湯益氣養榮湯進行治療,並加以清心靜養。然而,這些療法只能延緩病情進展,無法治癒。如果乳巖發生在中年以後、未婚的女性身上,則更加危險。

治療乳癌的最佳方法是早期手術切除。中醫傳統治療方法包括舒肝解鬱,可以服用栝樓散乳巖方犀黃丸或犀黃丸與和乳湯交替使用。此外,還可以外用大蟾酥,每天早晚取一隻剖腹去內臟,將其皮貼於瘡口,以排出毒素,每日更換一次。然而,這些方法無法治癒乳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