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乳菌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乳菌,病證名。指嬰兒口中有肉腫起,高如菌狀。腫甚妨礙吮乳而啼哭。多由胎中火旺或胃有熱毒所致。治宜清熱解毒,選用涼膈散、清胃散。外用薄荷、甘草煎湯洗拭口腔。腫甚者,用消毒三棱針刺破菌頭,如有出血,以消毒紗布拭凈,再以冰硼散塗之。

《醫學正傳》卷三:“乳菌,小兒口中生肉,高如菌狀,妨礙吮乳,啼哭不止,此胎中火旺,或胃有熱毒所致。治宜清熱解毒,涼膈散、清胃散主之。外用薄荷、甘草煎湯洗拭口腔。腫甚者,用消毒三棱針刺破菌頭,如有出血,以消毒紗布拭凈,再以冰硼散塗之。”

《幼科發蒙》卷一:“乳菌,小兒口中生肉,高如菌狀,妨礙吮乳,啼哭不止,此胎中火旺,或胃有熱毒所致。治宜清熱解毒,涼膈散、清胃散主之。外用薄荷、甘草煎湯洗拭口腔。腫甚者,用消毒三棱針刺破菌頭,如有出血,以消毒紗布拭凈,再以冰硼散塗之。”

《醫學心悟》卷一:“乳菌,小兒口中生肉,高如菌狀,妨礙吮乳,啼哭不止,此胎中火旺,或胃有熱毒所致。治宜清熱解毒,涼膈散、清胃散主之。外用薄荷、甘草煎湯洗拭口腔。腫甚者,用消毒三棱針刺破菌頭,如有出血,以消毒紗布拭凈,再以冰硼散塗之。”

《幼科全書》卷一:“乳菌,小兒口中生肉,高如菌狀,妨礙吮乳,啼哭不止,此胎中火旺,或胃有熱毒所致。治宜清熱解毒,涼膈散、清胃散主之。外用薄荷、甘草煎湯洗拭口腔。腫甚者,用消毒三棱針刺破菌頭,如有出血,以消毒紗布拭凈,再以冰硼散塗之。”

《醫宗金鑒》卷三十八:“乳菌,小兒口中生肉,高如菌狀,妨礙吮乳,啼哭不止,此胎中火旺,或胃有熱毒所致。治宜清熱解毒,涼膈散、清胃散主之。外用薄荷、甘草煎湯洗拭口腔。腫甚者,用消毒三棱針刺破菌頭,如有出血,以消毒紗布拭凈,再以冰硼散塗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