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乳食積滯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乳食積滯,病證名。指嬰幼兒傷乳、傷食而致的胃腸病。

1.單純飲乳積滯。又名乳滯、乳積、傷乳食。多因啼叫未已,急於哺乳;或患兒脾胃虛弱,哺乳不當所致。症見煩啼,睡眠不安,口中氣熱,口腔常有乳酸或餿臭氣味,或吐出未消化的奶片,泄瀉,或大便乾結。治宜消乳和胃,用保和湯。

2.乳食俱傷積滯,兼見食不知味,胃納欠佳,脘痞腹脹,或有潮熱,低熱等症,日久失治,則形成虛羸。治宜消積導滯以治標,調理脾胃以治本。先用保和丸、平胃散加減;後用啟脾丸、參苓白術散。本病可結合針灸、按摩捏脊等療法。

《醫學入門》:“乳食積滯,多因啼叫未已,急於哺乳,或患兒脾胃虛弱,哺乳不當所致。症見煩啼,睡眠不安,口中氣熱,口腔常有乳酸或餿臭氣味,或吐出未消化的奶片,泄瀉,或大便乾結。治宜消乳和胃,用保和湯。”

《醫宗金鑒·幼科心法要訣》:“乳食積滯,其症食不知味,胃納欠佳,脘痞腹脹,或有潮熱,低熱等症。日久失治,則形成虛羸。治宜消積導滯以治標,調理脾胃以治本。先用保和丸、平胃散加減;後用啟脾丸、參苓白術散。本病可結合針灸、按摩捏脊等療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