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崩沙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崩沙,中醫病名。指患牙疳而見有上下唇破,鼻穿且牙落者。
《幼幼集成》卷四:“牙疳者,初作臭氣,次則齒牙黑,甚則齦肉爛而出血,名為宣露,此由腎熱。其氣直奔上焦,故以走馬為喻,宜速治之;若上下唇破鼻穿齒落者,名曰崩沙。”
崩沙的證治可參見走馬牙疳、牙疳等條。
崩沙,又稱崩牙。是一種小兒常見的牙科疾病,多發生於1-3歲的小兒。其主要症狀是牙齒鬆動、脫落,並伴有口臭、流涎、牙齦紅腫、出血等。
崩沙的病因主要與小兒體質虛弱、脾胃功能不足、腎精虧損有關。此外,不良的飲食習慣、不注意口腔衛生等,也可能會導致崩沙的發生。
崩沙的治療以清熱解毒、生津止渴、補益脾胃、固齒為主。常用方藥有二黃散、清胃散、六味地黃丸等。此外,還應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,並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。
崩沙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,少吃甜食、油膩食物。
-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,飯後漱口,早晚刷牙。
- 定期帶孩子去看牙醫,及時發現和治療口腔疾病。
如果孩子出現牙齒鬆動、脫落等症狀,應及時帶孩子去看醫生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