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乳腫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乳腫,中醫病名。乳房部之腫脹或生塊狀腫物。

《諸病源候論》卷四十:「足陽明之經,胃之脈也。其直者,從缺盆下於乳。因勞動則足腠理虛,受風邪,入於榮衛,榮衛否澀,血氣不流,熱結於乳,故令乳腫。其結腫不散,則成癰。」

或謂「熱食汗出,露乳傷風,喜發乳腫。」是乳癰的始發證候。

治宜疏肝風清胃熱,活血消腫之劑。速下乳汁,導其壅塞,是消腫預防成癰的重要方法。內服藥宜選逍遙散,或用小柴胡湯加減。外治可用熱敷之品或熨、或貼均可,促其腫脹之消散。

乳腫是乳房部位的腫脹或生塊狀腫物,多發於育齡期女性。其發病原因較為複雜,與肝鬱氣滯、痰濕阻滯、氣血失調等因素有關。臨床上常見的症狀包括乳房脹痛、腫塊、乳汁分泌異常等。治療上以疏肝理氣、活血化瘀、消腫散結為主。內服藥可選用逍遙散、小柴胡湯等;外用可用熱敷、熨、貼等方法。

乳腫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2. 注意飲食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3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4. 定期進行乳房檢查,早期發現早期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