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銳發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銳發

在中醫學中,「銳發」指耳前曲周部下的頭髮,位於頭側面的髮際邊緣,其位置與足少陽膽經的循行密切相關。根據《素問·氣府論》記載:「足少陽脈氣所發者六十二穴:……銳發下各一……」此處提及的「銳發下」即指銳發下方的穴位,其中禾髎穴便位於此處髮尖所在。

從經絡學角度分析,銳發區域與足少陽膽經的氣血運行相連。膽經循行於頭側,其脈氣所發的穴位多分布於頭部及頸項,而銳發下的禾髎穴(或稱「耳和髎」)為膽經與三焦經之交會處,具有疏通少陽經氣、調和頭面氣血的作用。此處若出現異常,如局部脫髮或疼痛,可能反映少陽經氣不暢或氣血失調。

此外,銳發的生理狀態亦與肝膽功能相關。中醫認為「髮為血之餘」,而肝主藏血,膽與肝相表裡,故肝膽氣血充盈與否,可影響銳發的潤澤與生長。臨床上,觀察銳發的變化(如枯槁、稀疏)可作為診察肝膽系統健康的參考之一。

在針灸治療中,銳發附近的穴位(如禾髎、懸顱等)常應用於頭痛、耳鳴、牙關緊閉等病症,通過刺激少陽經氣以達疏風清熱、通絡止痛之效。此區域的治療需結合經絡辨證,以確保取穴精準。

總體而言,銳發在中醫理論中不僅是體表的標誌,更是經絡氣血輸布的重要部位,其狀態與少陽經脈及肝膽功能密切相關,具有診斷與治療上的雙重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