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持滿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持滿

持滿為中醫養生學術語,意指保持人體精氣的充盈與飽滿狀態,避免過度耗損,以維繫生命活動的根本能量。此概念源自《黃帝內經·素問·上古天真論》:「不知持滿,不時禦神」,強調養生之道在於謹守精氣,使之不妄泄,方能延年益壽。

中醫理論基礎

  1. 精氣為生命之本
    中醫認為「精」是構成人體與維持生命活動的基礎物質,分為先天之精(源自父母)與後天之精(由飲食水穀化生)。「持滿」即強調對精氣的蓄養與節用,避免過度消耗,如房勞、思慮過度、勞倦等皆可能導致「精虧」,進而影響臟腑功能。
  2. 與腎氣的關係
    腎主藏精,為先天之本,精氣的盛衰直接關乎腎氣強弱。《內經》指出「腎者主水,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」,故持滿的核心在於固護腎精。若腎精充足,則能化生元氣,推動臟腑運作;反之,若不知持滿,腎精虧虛,則易見早衰、腰膝痠軟、耳鳴等症。
  3. 與「禦神」的關聯
    《上古天真論》將「持滿」與「禦神」並提,意指調攝精神以配合精氣的養護。過度耗神(如長期熬夜、情緒波動)會暗耗精血,破壞持滿狀態,故中醫提倡「恬惔虛無,精神內守」的養神原則。

實踐涵義

  • 節欲保精:避免房事過度,以存腎精。
  • 飲食調攝:通過補益脾腎的食療(如山藥、枸杞、黑芝麻等),助後天之精充養先天。
  • 起居有常:順應四時規律,避免熬夜或過勞,以減少精氣無謂消耗。
  • 調暢情志:保持心境平和,防止七情過極傷及五臟之精。

持滿體現中醫「治未病」思想,強調預防重於治療,通過日常養護使精氣常滿,方能達到《內經》所言「形與神俱,而盡終其天年」的理想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