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七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七竅,指頭面部七個孔竅(眼二、耳二、鼻孔二、口)。五臟的精氣分別通達於七竅,五臟有病,往往從七竅的變化中反映出來。

《靈樞.脈度》:「五臟常內閱於上七竅也。故肺氣通於鼻,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;心氣通於舌,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;肝氣通於目,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;脾氣通於口,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;腎氣通於耳,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。五臟不和,則七竅不通。」

肺氣通於鼻,鼻能知臭香。肺主呼吸,司水液代謝,開竅於鼻。肺氣和則鼻能通利,嗅覺正常。肺氣不和,則鼻塞不通,嗅覺減退或消失。

心氣通於舌,舌能知五味。心主血脈,主神志,開竅於舌。心氣和則舌能正常運動,辨別五味。心氣不和,則舌強不伸,或舌蹇不語,或舌質淡白,或舌紅絳,或舌有瘀斑等。

肝氣通於目,目能辨五色。肝主藏血,主疏泄,開竅於目。肝氣和則目能正常視物,辨別五色。肝氣不和,則目赤腫痛,視物模糊,或視物旋轉,或兩目偏斜等。

脾氣通於口,口能知五穀。脾主運化,主升清,開竅於口。脾氣和則口能正常開合,飲食正常。脾氣不和,則口乾不渴,口臭,或口唇淡白,或口唇青紫等。

腎氣通於耳,耳能聞五音。腎主水液,主骨生髓,開竅於耳。腎氣和則耳能正常聽覺,辨別五音。腎氣不和,則耳鳴耳聾,或耳聾不聞,或耳內有聲等。

五臟不和,則七竅不通。五臟有病,往往從七竅的變化中反映出來。如肺病可見咳嗽、痰多、胸悶、氣短、鼻塞、流涕等;心病可見胸痛、心悸、失眠、健忘、多夢、舌強不伸、舌質淡白等;肝病可見頭痛、眩暈、耳鳴、耳聾、兩目偏斜、視物模糊、口苦、舌紅絳、舌有瘀斑等;脾病可見腹脹、腹痛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薄、口淡不渴、舌淡白、舌苔白膩等;腎病可見腰膝酸軟、水腫、耳鳴耳聾、耳內有聲、牙齒鬆動、舌淡白、舌苔白膩等。

七竅是人體重要的部位,與五臟關係密切。五臟有病,往往從七竅的變化中反映出來。因此,平時要注意保養七竅,保持七竅通暢,以防疾病的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