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七情痢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七情痢,病名。因情緒失常,影響脾胃運化功能而致下利。《病因脈治.痢疾論》:「七情內傷痢之症,初起先見飲食難化,後復大便不實,時常清泄,久久不愈,漸下膿血。」治宜消補兼施,健脾化積,用枳術丸、參苓白術散等方。若久瀉氣虛下陷,用補中益氣湯、升陽益胃湯。久瀉虛寒,用理中湯、歸脾湯,滑泄不禁加固澀藥。腎陽不足用腎氣丸,腎陰不足用六味丸與白術散,朝暮對服。本病可見於神經官能性腹瀉。

七情痢是指因情緒失常,影響脾胃運化功能而致下利的疾病。其發病原因,主要與情志失調有關。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曰:「七情所傷,五臟為病。」《靈樞·本神》曰:「喜則氣緩,悲則氣消,恐則氣下,怒則氣上,驚則氣亂,思則氣結。」七情過極,均可導致臟腑功能失調,而出現相應的病理變化。其中,喜、怒、思、悲、恐、驚等六種情志,對脾胃功能影響最大。《素問·六節藏象論》曰:「喜傷心,悲傷肺,恐傷肝,思傷脾,怒傷腎。」當情志失調,導致脾胃功能失常時,就會出現腹痛、腹瀉等症狀。

七情痢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腹痛、腹瀉、大便不成形、粘液膿血便等。其中,腹痛多為隱痛、鈍痛,可伴有腹脹、噯氣等症狀。腹瀉多為清稀水樣便,或夾有粘液膿血。病程較長者,可出現消瘦、乏力、貧血等症狀。

七情痢的診斷,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病史、體格檢查等進行。在診斷時,應注意與其他疾病相鑑別。如急性腸胃炎、慢性腸炎、結腸炎等,均可出現腹痛、腹瀉等症狀,但其發病原因、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均有不同。

七情痢的治療,以健脾化積、清熱利濕為主。常用方藥有枳術丸、參苓白術散、保和丸等。若久瀉氣虛下陷者,可用補中益氣湯、升陽益胃湯等。久瀉虛寒者,可用理中湯、歸脾湯等。滑泄不禁者,可加用固澀藥。腎陽不足者,可用腎氣丸。腎陰不足者,可用六味丸與白術散,朝暮對服。

七情痢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
  1.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過激。
  2. 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  3. 注意個人衛生,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。
  4.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
如果出現腹痛、腹瀉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