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七十二日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七十二日,五臟生理術語。指每一臟在一年中主時的日數。如脾旺於四季,主每季最後之十八天,共七十二天。《素問.刺要論》:「脾動則七十二日四季之月,病腹脹煩,不嗜食。」
七十二日,是指五臟在一年之中主時的日數。如脾旺於四季,主每季最後之十八天,共七十二天。《素問.刺要論》:「脾動則七十二日四季之月,病腹脹煩,不嗜食。」
脾主運化,主四肢,主肌肉,主消化吸收,主統血。脾在四季中主時為秋,主每季最後之十八天,共七十二天。脾在秋季主收斂,收斂水液,固攝精血,以備冬季陽氣生發之用。如果脾氣虛弱,則會出現腹脹、煩躁、不思飲食等症狀。
脾虛的症狀主要有:
- 腹脹:由於脾主運化,如果脾虛,則會出現腹脹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薄等症狀。
- 煩躁:由於脾主升清降濁,如果脾虛,則會出現頭暈、心悸、失眠等症狀。
- 不思飲食:由於脾主運化水谷,如果脾虛,則會出現食欲不振、大便溏薄等症狀。
脾虛的治療方法主要有:
- 飲食調理:脾主運化,飲食調理是治療脾虛的重要方法。脾虛患者宜食用易消化、富含營養的食物,如米粥、麵條、蔬菜、水果等。
- 藥物治療:脾虛患者可以服用補脾益氣的中藥,如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等。
- 針灸治療:脾虛患者可以通過針灸治療來改善脾虛的症狀。
脾虛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會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。因此,如果出現脾虛的症狀,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