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崩漏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崩漏是中醫婦科常見病證,是指非經期出血,或經期出血過多,或經期延長,或經血淋漓不止,或產後出血不止等。崩漏的病因病機較為複雜,主要與衝任失調、氣血失和、陰陽失衡有關。臨床上常見的崩漏證型有腎陰虛崩漏、腎陽虛崩漏、脾虛崩漏、血瘀崩漏等。

腎陰虛崩漏:多因腎陰不足,虛火內擾,衝任失守所致。症見陰道出血量多,或淋漓不斷,血色鮮紅,或紫紅,質稠,偶有血塊,腰痠肢軟,頭暈耳鳴,五心煩熱,口乾不欲飲。舌質紅或淡(血虛時),脈細數。

腎陽虛崩漏:多因腎陽不足,衝任虛寒,經血失調所致。症見陰道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斷,色淡紅,質稀,無塊,或面生黃褐斑,形寒肢冷,身體較胖,腰痛。舌體胖淡,或有齒痕,脈沉弱或虛數(血虛時)。

脾虛崩漏:多因脾虛氣弱,運化失職,血不歸經所致。症見陰道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止,血色淡,質稀,面色(白光)浮,神倦納少,下腹脹墜,或大便不實。舌淡,脈細弱或虛數(血虛時)。

血瘀崩漏:多因氣滯血瘀,經血運行不暢所致。症見陰道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止,經色紫黯,挾有瘀塊,小腹疼痛,拒按,瘀塊排出後則疼痛減輕。舌質紫黯或舌尖邊有瘀點,脈沉澀或弦滑(血虛或血瘀化熱時)。

崩漏的治療,一般分為兩個階段,即出血階段止血治療,血止後調整週期治療。前者應注意辨證求因,審因論治,不可專事固澀;後者需重在補腎,因本症之由,其本在腎,但要結合求因,不能一味補腎。

崩漏的預防,應注意調節情志,保持心情舒暢;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;飲食清淡,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;注意衛生,避免不潔性交;定期進行婦科檢查,及早發現和治療婦科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