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奇恆之腑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奇恆之腑

奇恆之腑是中醫理論中一組特殊的器官系統概念,其名稱源自《黃帝內經·素問·五臟別論》。"奇"有特殊、不同尋常之意,"恆"則表示恆常不變,合稱"奇恆"意指這些器官既不同於一般的五臟,也不同於六腑,具有獨特的生理特性和功能。

基本概念

奇恆之腑包含六個器官:腦、髓、骨、脈、膽、女子胞(子宮)。這些器官在形態結構上與腑相似,多為中空器官,但在功能上卻類似於臟,具有貯藏精氣的作用,形成"似腑非腑,似臟非臟"的特殊狀態。

《素問·五臟別論》明確指出:"腦、髓、骨、脈、膽、女子胞,此六者,地氣之所生也,皆藏於陰而象於地,故藏而不瀉,名曰奇恆之府。"明代醫家馬蒔對此註解道:"六者主藏而不瀉,此所以象地也。其臟為奇,無所與偶,而至有恆不變,名曰奇恆之腑。"

各奇恆之腑的生理功能

中醫認為腦為"元神之府",是精神意識活動的中樞。《本草綱目》稱"腦為元神之府",主宰人的精神、意識、思維活動。腦與腎精密切相關,腎精充足則腦髓充盈,思維敏捷。

髓包括骨髓和脊髓,具有充養骨骼、化生血液的功能。《素問·脈要精微論》云:"髓者,骨之充也。"髓由腎精所化,與腎氣盛衰直接相關。

骨骼構成人體支架,保護內臟,同時也是髓的貯藏之所。中醫認為"腎主骨",骨骼的生長發育與腎精密切相關。

脈指血脈系統,是氣血運行的通道。《靈樞·決氣》曰:"壅遏營氣,令無所避,是謂脈。"脈不僅是血液運行的管道,也是反映臟腑氣血狀態的重要窗口。

膽既屬六腑之一,又為奇恆之腑,具有貯藏和排泄膽汁的功能,同時主決斷,與精神情志活動相關。《素問·靈蘭秘典論》稱膽為"中正之官,決斷出焉"。

女子胞

女子胞即子宮,又稱胞宮,是女性特有的生殖器官,主月經和孕育胎兒。《類經》指出:"女子之胞,子宮是也,亦以出納精氣而成胎孕者為奇。"

奇恆之腑的特點

  1. 形態似腑:多為中空器官,與六腑形態相似。
  2. 功能類臟:具有貯藏精氣的功能,類似五臟"藏而不瀉"的特性。
  3. 與地氣相應:中醫認為它們為"地氣之所生",象徵大地藏納萬物的特性。
  4. 與腎精相關:多數奇恆之腑(如腦、髓、骨)的功能與腎精盛衰密切相關。
  5. 功能特殊:各腑均有其獨特功能,不似一般臟腑有明確的陰陽表裡配屬關係。

理論意義

奇恆之腑概念的提出,體現了中醫對人體器官功能分類的靈活性,補充了傳統臟腑理論的不足。這種分類方式並非單純基於解剖形態,而是結合了生理功能、病理表現及治療特點等多方面考量,展現了中醫整體觀念和功能取向的思維特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