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臍漏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臍漏

臍漏是指肚臍潰破,內生竇管,膿液淋瀝狀似滴漏而言,也稱為漏臍瘡。臍漏多為臍癰久治不癒所致。

常見證候

  1. 脾胃濕熱臍漏:
  • 症狀:臍中時出黃色粘液、不痛而癢、腹脹、飲食減少、惡心、倦怠、尿少而黃
  • 舌象:舌苔黃膩
  • 脈象:脈濡數
  1. 氣血俱虛臍漏:
  • 症狀:臍中膿水清稀、不痛不癢、面色蒼白、頭暈心悸、氣短乏力
  • 舌象:舌質嫩淡
  • 脈象:脈細弱

鑒別分析

  • 脾胃濕熱臍漏:由於臍部被水濕所浸,水濕侵入臍眼並內合脾胃,引起濕熱浸潤,出現肚臍滲出黃色粘液的症狀。
  • 氣血俱虛臍漏:臍漏日久導致氣血損傷,特點是膿水清稀、無痛不癢的症狀。前者為實證,後者為虛證。若濕熱臍漏長時間不癒,則可能轉化為氣血俱虛臍漏。對於濕熱臍漏,宜清熱燥濕健脾,內服平胃散加茯苓,外用三妙散;對於氣血俱虛臍漏,宜補益氣血,內服託裡散,外用八寶珍珠散。

臍漏的發生原因

臍漏多發生於小兒,尤其是新生兒。可能由以下原因導致:尿液、汗水浸濕臍部;浴水浸濕臍部;臍痂脫落後,護理不周,並且被衣物磨擦,局部皮膚受損,水濕浸入臍眼,出現臍漏流水的情況。當臍漏長時間不癒時,可能產生膿漏,甚至引起抽風而危及生命。因此,應及早治療,對於新生兒應加強護理,注意清潔衛生,預防臍漏的發生。

臍漏的症狀十分多樣,《外科正宗》中列舉了各種可能出現的症狀,包括不同顏色、形狀和質地的水、膿、血和漿液等各種情況,而《醫學正傳》中也有相似的描述。

參考文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