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氣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氣病是指臟腑經絡氣機失調的病證。見《諸病源候論.氣病諸候》。有虛實之分,虛者由精氣內奪,實者由邪氣偏盛。虛證可見氣耗、氣消、氣脫等;實證可見氣結、氣亂、氣逆等。氣病與情志過極關係密切,如怒則氣上,喜則氣緩,悲則氣消,恐則氣下;亦與寒熱偏勝有關,如聚熱則腠理開而氣泄,聚寒則經絡凝澀而氣收。又勞損可致元氣虛衰,積聚可使氣機壅阻。古有七氣、九氣等名 。以肺主一身之氣,腎為元氣之根,故氣病與肺腎疾患影響尤深。血病與氣亦有密切聯繫,以氣為血帥,氣病常易導致血疾。參見氣病各條。

氣病的病因病機

氣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  1. 情志過極:情志過極,如大喜大怒、悲哀過度等,可導致氣機紊亂,出現氣病。
  2. 飲食不節:飲食不節,如暴飲暴食、過食生冷等,可損傷脾胃,導致氣機失調,出現氣病。
  3. 勞倦過度:勞倦過度,可耗傷氣血,導致氣機失調,出現氣病。
  4. 外感六淫:外感六淫,如風寒、暑濕、燥熱等,可侵犯人體,導致氣機失調,出現氣病。
  5. 內生五邪:內生五邪,如痰飲、宿食、瘀血、痰濁、火毒等,可阻礙氣機運行,導致氣病。

氣病的臨床表現

氣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  1. 氣虛證:氣虛證主要表現為氣短乏力、自汗出、頭暈目眩、心悸氣短、食少便溏、舌淡苔白、脈虛弱等。
  2. 氣滯證:氣滯證主要表現為胸悶脹痛、噯氣頻作、腹脹便溏、脅肋脹痛、舌苔薄白、脈弦等。
  3. 氣逆證:氣逆證主要表現為呃逆、嘔吐、喘息、胸悶、舌苔薄白、脈弦滑等。
  4. 氣結證:氣結證主要表現為胸脅脹痛、腹部脹痛、噯氣頻作、舌苔薄白、脈弦等。
  5. 氣脫證:氣脫證主要表現為四肢厥冷、面色蒼白、神志不清、脈微欲絕等。

氣病的診斷和治療

氣病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病史、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進行。氣病的治療主要以中醫中藥治療為主,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。

氣病的預防

氣病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
  1.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2. 飲食有節,不暴飲暴食,不吃生冷油膩食物。
  3. 保持良好的情緒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4. 注意防寒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5. 定期進行體檢,早期發現和治療疾病。

氣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