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憕忡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憕忡,病證名。即怔忡。《證治要訣》卷九:「憕忡,久思所愛,觸事不意,虛耗真血,心血不足,遂成怔忡,俗謂心忡脈亂是也。」詳怔忡條。
憕忡,又稱怔忡,是一種心悸心慌的病症。患者常常會感到心跳加速、胸悶氣短、呼吸不暢,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暈厥。憕忡的病因有很多,常見的有以下幾種:
- 情志因素:情緒激動、精神緊張、憂思過度等,都會導致心神不寧,氣血失調,從而引發憕忡。
- 飲食不節:暴飲暴食、過度肥甘厚膩,會損傷脾胃,導致脾胃虛弱,運化失常,從而引發憕忡。
- 勞累過度:過度勞累,會耗傷氣血,損傷心臟,從而引發憕忡。
- 病後虛弱:久病體虛,氣血不足,心臟功能衰弱,也容易引發憕忡。
憕忡的治療,以調理心脾、養血安神為主。常用方劑有歸脾湯、炙甘草湯、酸棗仁湯等。此外,還可以配合針灸、按摩、推拿等治療方法。
憕忡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保持良好的心態,避免情緒激動。
- 飲食清淡,少吃肥甘厚膩。
- 適量運動,增強體質。
- 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
憕忡是一種常見的心悸心慌的病症,但如果不加以重視,就有可能發展為更嚴重的疾病。因此,如果出現了憕忡的症狀,一定要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