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程雲鵬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程雲鵬(1585-約1670年),字鳳雛,號香夢書生,明末清初著名醫家。原籍歙縣(今安徽歙縣),後寓居江夏(今湖北武昌)。早年專攻科舉仕途,後因母親、妻子及女兒相繼病逝,悲痛之餘潛心鑽研家藏醫典一千七百九十餘卷,遂通岐黃之術,懸壺濟世二十餘載。

醫學成就與著作
程氏博採眾長,著述宏富,計有《靈素微言》、《脈覆》、《傷寒答問》、《醫貫別裁》、《醫人傳》、《慈幼筏》、《種嗣玄機》等七種醫籍。其中《慈幼筏》(又名《慈幼秘書》、《慈幼新書》)經門人成聘於清康熙五十年(1711年)刊行,為現存唯一傳世之作。此書融匯翟良《類編釋意》與《吳氏痘科秘本》精要,兼收祖傳秘方,系統論述兒科諸症,涵蓋:

  1. 胎產調護:主張「胎教先天,產調後天」,強調孕婦情志與飲食對胎元之影響。
  2. 痘疹辨治:繼承錢乙、陳文中學說,分痘疹為氣血盛衰兩綱,創「托裡透毒」之法。
  3. 驚癇證治:區分急慢驚風,提出「驚從外觸,癇自內生」的病機觀點。
  4. 雜病療方:對小兒寒熱、耳目喉齒疾患及皮膚瘡癬皆有驗方,如「清肝明目飲」治小兒目赤。

學術特色
程氏深研《內經》,其《靈素微言》闡發「三焦氣化」理論,認為「小兒純陽之體,當順其升發之性」;《傷寒答問》則以六經辨證為綱,結合溫病初萌之見,反映明末寒溫學派交融之勢。其臨證重視脈診,於《脈覆》中提出「小兒脈法重形氣,輕脈象」的診斷原則。

歷史評價
《慈幼筏》被後世譽為「幼科津梁」,清代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稱其「博而不雜,簡而能賅」,尤其痘疹篇對清代溫病學派兒科診治影響深遠。程氏融通古今的學術風格,標誌著明清之交兒科理論從金元四大家向溫病學說的過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