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氣迫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氣迫是中醫病因病理學名詞,指的是氣候失常,不能應時而至,成為致病因素。《素問.六節臟象論》中提到:“至而不至,此謂不及,則所勝妄行,而所生受病,所不勝薄之也,命曰氣迫。”

氣迫的病因主要是氣候失常,無法按時到來。氣候的異常會導致人體陰陽失調,臟腑功能失調,進而引發各種疾病。因此,氣迫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,主要包括發熱、頭痛、咳嗽、腹痛、腹瀉等症狀。

氣迫的治療方法主要針對調理氣機和平衡陰陽。可以運用中藥內服、針灸、推拿等治療方法進行。

氣迫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合理飲食,適量運動,並且戒菸戒酒。
  2. 避免接觸不良環境,例如空氣污染和噪音等。
  3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  4. 在氣候變化的時候,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
氣迫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盡早尋求醫師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