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氣虛不攝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氣虛不攝,中醫名詞,有兩個含義:

  1. 泛指臟氣虛統攝失職,可見自汗、遺精、泄瀉、遺尿、崩漏、便血等證。治宜固澀,並補其臟氣。
  2. 指氣虛不能攝血而見各種出血症狀。治宜補脾攝血。

氣虛不攝,是指臟腑氣虛,不能固攝精、血、津液等,而出現自汗、遺精、泄瀉、遺尿、崩漏、便血等症狀。

氣虛不攝的病因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先天不足:由於先天稟賦不足,或後天失養,導致臟腑氣虛。
  • 勞倦過度:過度勞累,耗傷氣血,導致氣虛不攝。
  • 飲食不節:飲食不節,過食生冷,或過食肥甘厚味,損傷脾胃,導致氣虛不攝。
  • 情志不遂:長期情志不遂,憂思悲恐,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,導致氣虛不攝。
  • 外感六淫:外感六淫,侵襲人體,耗傷氣血,導致氣虛不攝。

氣虛不攝的症狀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自汗:氣虛不能固表,汗液外泄,導致自汗。
  • 遺精:氣虛不能固攝精液,導致遺精。
  • 泄瀉:氣虛不能運化水谷,導致泄瀉。
  • 遺尿:氣虛不能固攝小便,導致遺尿。
  • 崩漏:氣虛不能固攝血液,導致崩漏。
  • 便血:氣虛不能攝血,導致便血。

氣虛不攝的治療,主要以補氣為主,兼以固澀。常用方劑有補中益氣湯、六君子湯、四君子湯等。

氣虛不攝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• 飲食清淡,少食生冷油膩食物。
  •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•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
氣虛不攝,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

以下是《黃帝內經》中關於氣虛不攝的論述:

  • 「氣虛則衛氣不固,故汗出。」
  • 「氣虛則精不固,故遺精。」
  • 「氣虛則津液不固,故自汗。」
  • 「氣虛則血不固,故崩中。」
  • 「氣虛則血不攝,故便血。」

這些論述,對氣虛不攝的病因、症狀和治療,都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