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氣虛不攝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氣虛不攝是一個中醫名詞,常見於兩個情況下:

  1. 泛指各種臟腑氣虛,導致失去統攝、固定、攝取等職能,常見症狀有自汗、遺精、泄瀉、遺尿、崩漏、便血等。治療主要是補益臟氣,同時要固澀相應的症狀。
  2. 特指氣虛無法攝取血液,導致各種出血症狀。治療主要是補養脾臟以利於血液攝取。

氣虛不攝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先天不足:指先天遺傳不足,或後天生活瑣事失調,導致臟腑氣虛。
  • 過勞:過度的體力勞動或精神勞累,消耗了氣血,導致氣虛不攝。
  • 不當飲食:飲食不均衡,如過度偏好冷飲、生冷食物,或過度攝取肥甘厚味,會損傷脾胃,導致氣虛不攝。
  • 心理壓力:長期的情緒不良,如憂慮、悲傷、恐懼等,會使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,進而導致氣虛不攝。
  • 外感六淫:外界的六種不良氣候(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)攻擊人體,耗損了氣血,導致氣虛不攝。

氣虛不攝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自汗:因氣虛而無法固攝表面的汗液,導致自汗。
  2. 遺精:因氣虛而無法固攝精液,導致遺精。
  3. 泄瀉:因氣虛而無法適當運化水谷,導致泄瀉。
  4. 遺尿:因氣虛而無法固攝小便,導致遺尿。
  5. 崩漏:因氣虛而無法固攝血液,導致崩漏。
  6. 便血:因氣虛而無法攝血,導致便血。

治療氣虛不攝主要以益氣養血為主,同時要針對具體症狀加以固澀。常見的方劑有補中益氣湯、六君子湯、四君子湯等。

預防氣虛不攝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•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疲勞。
  • 飲食要清淡,少吃生冷油膩的食物。
  •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過度壓力。
  • 適度鍛煉身體,增強體質。

氣虛不攝是一種常見的疾病。若有相關症狀出現,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。

以下是《黃帝內經》中有關氣虛不攝的記載:

  • 「氣虛導致衛氣不固,因而出汗。」
  • 「氣虛導致精氣不固,因而有遺精的現象。」
  • 「氣虛導致津液不固,因而出現自汗。」
  • 「氣虛導致血液不固,因而導致崩中症狀。」
  • 「氣虛使血液無法攝取,造成便血。」

這些記載對於氣虛不攝的病因、症狀和治療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