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氣有餘便是火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氣有餘便是火,是指陽氣偏盛,呈現病理性的機能亢進,導致各種火症。如由於陰液不足,陽氣偏盛引起的目赤、咽痛、牙齦腫痛等虛火上炎證候。又如五志、七情過極,出現陽亢或氣鬱化火的肝火、膽火、胃火、心火等證候。

《丹溪心法》中說:“氣有餘便是火,火有餘便是熱,熱有餘便是燥,燥有餘便是渴。”這段話形象地說明了氣、火、熱、燥、渴之間的關係。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,火是氣的陽熱之性,熱是火的病理表現,燥是熱的進一步發展,渴是燥的最終結果。

氣有餘便是火,是指陽氣偏盛,呈現病理性的機能亢進,導致各種火症。如由於陰液不足,陽氣偏盛引起的目赤、咽痛、牙齦腫痛等虛火上炎證候。又如五志、七情過極,出現陽亢或氣鬱化火的肝火、膽火、胃火、心火等證候。

氣、火、熱、燥、渴之間的關係是相互關聯、相互影響的。氣是火的基礎,火是氣的表現,熱是火的病理表現,燥是熱的進一步發展,渴是燥的最終結果。因此,在臨床上治療火症,要注意調理氣、血、陰、陽,使氣血陰陽平衡,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火症。

以下是《丹溪心法》中關於氣有餘便是火的相關論述:

  • “氣有餘便是火,火有餘便是熱,熱有餘便是燥,燥有餘便是渴。”
  • “火有餘則為熱,熱有餘則為燥,燥有餘則為渴,渴有餘則為消。”
  • “火有餘則為熱,熱有餘則為燥,燥有餘則為渴,渴有餘則為消,消有餘則為瘧。”
  • “火有餘則為熱,熱有餘則為燥,燥有餘則為渴,渴有餘則為消,消有餘則為瘧,瘧有餘則為狂。”

這些論述都說明了氣有餘便是火,火有餘便是熱,熱有餘便是燥,燥有餘便是渴,渴有餘便是消,消有餘便是瘧,瘧有餘便是狂的關係。

氣有餘便是火,是指陽氣偏盛,呈現病理性的機能亢進,導致各種火症。如由於陰液不足,陽氣偏盛引起的目赤、咽痛、牙齦腫痛等虛火上炎證候。又如五志、七情過極,出現陽亢或氣鬱化火的肝火、膽火、胃火、心火等證候。

在臨床上治療火症,要注意調理氣、血、陰、陽,使氣血陰陽平衡,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火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