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氣針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氣針是中醫針灸的一種治療方法,主要通過刺激穴位來調節氣血運行,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相對於火針使用艾灸熱刺激穴位來溫通經絡和祛除寒濕,氣針的優點在於操作簡單、安全可靠,適用於各種體質的患者。然而,氣針的療效相對較慢,可能需要多次治療才能見效。

氣針的適應症包括呼吸系統疾病(如感冒、發燒、咳嗽、咽喉腫痛等)、消化系統疾病(如胃痛、腹脹、腹瀉等)、神經系統疾病(如頭痛、頭暈、失眠等)、婦科疾病(如月經不調、痛經、不孕不育等)、男性生殖系統疾病(如前列腺炎、陽痿、早泄等)、皮膚病(如皮膚發癢、濕疹、蕁麻疹等)以及骨科疾病(如跌打損傷、骨折、關節炎等)。

然而,氣針也有禁忌症,孕婦、心臟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患者不宜接受氣針治療。此外,如果針刺部位有炎症、腫脹、潰瘍等皮膚病變,或者有出血傾向,也不宜接受氣針治療。

氣針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:患者坐位或仰臥位,選擇穴位;醫生使用消毒過的毫針刺入穴位,針刺深度以患者感覺酸脹、麻木為宜;醫生用手指輕輕捻轉毫針,使氣血在穴位處運行通暢;氣針留針時間一般為15-30分鐘,留針後患者可自行拔針。

總結來說,氣針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針灸治療方法,適用於各種體質的患者。如果您有相關疾病,可以諮詢中醫師,在醫師的指導下接受氣針治療。

根據《針灸聚英》的記載,氣針的使用有深淺、補瀉的區分,需要根據氣血和邪氣的情況來選擇適當的方法,以防止治療效果不佳或產生不良影響。同時,若氣針選用細小,一插針後針孔即封閉,那麼風邪就無法排出,所以效果不及火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