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掐揉中指節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掐揉中指節

掐揉中指節為小兒推拿手法之一,首載於明代《小兒按摩經》(又稱《保嬰神術按摩經》),屬中醫外治法範疇。此法以拇指指甲掐按患兒中指第一指節橫紋處,繼以指腹輕揉,兼具「掐法」之刺激與「揉法」之和緩,適用於小兒泄瀉、咳嗽等症,其機理與經絡循行及臟腑辨證密切相關。

中醫理論基礎
中指於手厥陰心包經循行路線上,《靈樞·經脈》載心包經「起於胸中,出屬心包絡,下膈,歷絡三焦」,其支脈沿中指直出末端。心包為心之外衛,代心受邪,與三焦相表裡,共司氣機升降。小兒「臟腑嬌嫩,形氣未充」,易因外感或飲食失調導致中焦氣機紊亂,而掐揉中指節可調暢心包經氣,間接影響三焦功能,從而調和脾胃、宣肺止咳。

操作與應用

  1. 取穴定位:中指第一指節橫紋處,即掌指關節與遠端指間關節之間的中段橫紋。
  2. 手法要領
    • 掐法:以拇指指甲垂直向下按壓,力度以患兒耐受為度,持續3-5秒。
    • 揉法:掐後鬆開指甲,改用拇指螺紋面輕柔環形揉動30-50次,形成「先瀉後補」之效。
  3. 辨證配穴
    • 泄瀉:多因脾虛濕盛或食積,可配掐揉足三里、推大腸經以健脾化濕。
    • 咳嗽:屬肺氣上逆者,加推肺經、運內八卦以宣降肺氣。

古籍佐證
《小兒推拿廣意》提及中指節與「五經穴」相應,掐之可調五臟氣機;《幼科推拿秘書》進一步指出,中指末節屬心、中節屬肺,掐揉中節能「清肺金,化痰涎」,與現代臨床用於咳嗽痰鳴之症相符。

此手法體現中醫「上病下取,下病上治」的整體觀,通過遠端取穴調節臟腑功能,為小兒推拿特色技法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