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掐五指爪甲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掐五指爪甲

掐五指爪甲為小兒推拿手法之一,屬中醫外治法範疇,主要透過重掐小兒五指(拇指、食指、中指、無名指、小指)之爪甲根部,以達鎮驚安神、開竅醒腦之效。此法載於清代《保赤推拿法》,書中提及:「掐五指爪甲法,治驚嚇,若不醒,再拿精寧、威靈二穴。」顯示其傳統應用於小兒驚風、神識昏蒙等症。

中醫理論基礎

  1. 經絡與穴位聯繫
    五指爪甲根部與手部經絡密切相關,尤其十二經脈中手三陰、手三陽經皆循行於此。其中:

    • 拇指屬太陰肺經,聯繫「少商穴」,主宣肺氣、清熱醒神。
    • 食指屬陽明大腸經,近「商陽穴」,可瀉熱通腑。
    • 中指屬厥陰心包經,鄰近「中衝穴」,擅長寧心安神。
    • 無名指屬少陽三焦經,通「關衝穴」,能疏調氣機。
    • 小指分內外兩側,內側屬少陰心經(「少衝穴」),外側屬太陽小腸經(「少澤穴」),二者皆可清心火、開竅醒神。

    掐甲法透過刺激這些經脈起點或井穴,激發經氣,調和臟腑功能,尤其適用於小兒「肝常有餘,脾常不足」之體質,能平肝熄風、鎮靜定驚。

  2. 臟腑與情志調節
    小兒「神氣未充」,易因外驚內傷導致心神不寧,甚至驚厥。中醫認為「心主神明」「肝主驚風」,掐五指爪甲可直達心肝二經,瀉火鎮驚。此外,肺經(拇指)與大腸經(食指)互為表裡,掐之能宣降氣機,助痰熱外泄;心包經(中指)與三焦經(無名指)協調水火,可解鬱閉之證。

操作與配伍

  • 手法要領:以拇指指甲垂直重掐各指爪甲根部,力度以患兒能耐受為度,通常按拇指→食指→中指→無名指→小指順序施術。
  • 配伍穴位:若掐後未效,可配合「精寧穴」(手背第四、五掌骨間)與「威靈穴」(手背第二、三掌骨間),二者均屬經外奇穴,擅長通竅化痰、急救醒神,與掐甲法協同增強療效。

臨床應用

此法多用於小兒急症,如:

  • 驚嚇失神:因突受驚恐所致之啼哭不止、神識恍惚。
  • 驚風先兆:目睛上視、四肢抽動,屬肝風內動者。
  • 熱閉神昏:外感熱病初期,邪熱擾心而見煩躁不寧。

掐五指爪甲法體現中醫「上病下取」「遠端取穴」之治療思路,透過肢末刺激調節整體,符合「治未病」理念,對小兒急症具有簡便效捷之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