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千金十一穴歌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千金十一穴歌詳解

源流與背景

《千金十一穴歌》乃針灸學重要歌訣之一,首見於明代徐鳳所著《針灸大全》。此歌訣承襲唐代孫思邈《千金要方》之學術精神,精選臨床常用效穴十一處,較《天星十二穴歌》更顯簡練實用。其編排體現古人"執簡馭繁"的治療智慧,將複雜的經絡理論濃縮為易記易用的臨床指南。

歌訣原文與解析

原歌訣全文如下: 「三里、內庭穴,肚腹中妙訣;曲池與合谷,頭面病可徹;腰背痛相連,委中、昆倉穴;胸項如有痛,後溪並列缺;環跳與陽陵,膝前兼腋脅。可補即留久,當瀉即疏洩。三百六十名,十一千金穴。」

穴組分類與功效

1. 三里配內庭 - 肚腹調理要穴

  • 足三里:屬足陽明胃經合穴,具有健脾和胃、補益氣血之功。《靈樞》言:"陽明主閏宗筋",此穴能調理脾胃升降,主治一切消化系統疾患。
  • 內庭:胃經滎穴,性善清瀉,專治胃火上炎之證。二穴相配,一補一瀉,共奏調和中焦之效。

2. 曲池配合谷 - 頭面疾患首選

  • 曲池:手陽明大腸經合穴,擅清熱解表,對頭面風熱諸證尤效。《針灸甲乙經》載其主"肩肘中痛,難屈伸"。
  • 合谷:大腸經原穴,為"四總穴"之一,具疏風解表、通絡止痛之功。二穴同屬陽明,經氣相通,共治頭面諸疾。

3. 委中配昆侖 - 腰背痛症良方

  • 委中:足太陽膀胱經合穴,別名"血郄",《玉龍歌》云:"更有委中之一穴,腰間諸疾任君攻",善治腰背拘急。
  • 昆侖:膀胱經經穴,能疏通太陽經氣,專主項強腰折。二穴上下相應,共調太陽經氣。

4. 後溪配列缺 - 胸項疼痛妙對

  • 後溪:手太陽小腸經輸穴,通督脈,擅治頸項強痛,《通玄指要賦》稱其"治頭痛項強擬遍尋"。
  • 列缺:肺經絡穴,通任脈,為"四總穴"之一,主"頭項尋列缺"。二穴一陰一陽,前後相應。

5. 環跳配陽陵泉 - 肢節痹痛要穴

  • 環跳:足少陽膽經穴,為治療下肢痿痹第一要穴,《標幽賦》謂其"中風環跳而宜刺"。
  • 陽陵泉:膽經合穴,筋會,專治筋病,《千金要方》載其主"膝股內外廉痛不仁"。二穴相配,共治下肢經脈痹阻。

臨床應用精要

此十一穴涵蓋人體上中下三部,涉及六條正經(陽明、太陽、少陽、太陰、厥陰、督任二脈),體現"經絡所過,主治所及"的取穴原則。其配伍特點在於:

  1. 遠近相配:如合谷治頭面(遠端取穴)配曲池(近端取穴)
  2. 陰陽相配:如列缺(陰經)配後溪(陽經)
  3. 上下相配:如委中(下)配昆侖(上)治腰背痛

歌訣末句"可補即留久,當瀉即疏洩"點明針刺手法要領,強調虛則補之、實則瀉之的治療原則。"三百六十名,十一千金穴"則凸顯此十一穴的臨床價值,雖全身腧穴眾多,然精選此十一穴已可應對多種常見病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