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錢秀昌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錢秀昌(1754年-1821年),字松溪,上海(今屬上海市)人,清代著名傷科學家。

生平與學醫經歷
乾隆四十六年(1781年),錢秀昌因臂部骨折,得時醫楊雨蒼救治,遂拜其為師,專攻傷科。其後醫術精進,名噪一方,尤擅長治療骨折、脫臼及跌打損傷,臨證經驗豐富。

學術成就與著作
錢秀昌畢生致力於傷科研究,所著《傷科補要》四卷,為清代傷科重要文獻。該書內容簡明實用,涵蓋骨折、脫臼、跌打損傷等病症之辨證與治法,並附驗方歌訣,便於記誦與臨床運用。書中尤為珍貴者,乃記載楊木接骨法,詳述以楊木固定治療粉碎性骨折及骨不連之經驗,反映當時傷科接骨技術之成就。

《傷科補要》內容概要

  1. 卷一:論骨折之辨證、整復手法及調養要訣,並載脫臼之復位技巧與預防措施。
  2. 卷二:專述跌打損傷之治療,強調氣血調和與外敷內服並重。
  3. 卷三:詳錄楊木接骨法之操作步驟與適應症,為臨床骨傷救治提供實用技術。
  4. 卷四:彙集驗方歌訣,按症分類,便於醫者臨證選方。

學術影響
錢秀昌之學術承襲明代傷科傳統,並結合自身臨床經驗,對清代傷科發展貢獻卓著。《傷科補要》流傳甚廣,不僅為後世醫家所重,更奠定中醫傷科理論與實踐之基礎,其楊木接骨法尤具創新意義,展現傳統醫學對複雜骨折的治療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