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程輝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程輝(1114-1196年),字日新,金代蔚州靈仙(今河北蔚縣)人,為世宗朝(1161-1189年)參知政事。其人風流倜儻、直言敢諫,學識淵博,尤精醫道,推崇劉完素(字守真,金元四大家之一)之學說,擅長以寒涼藥物療疾,為金代醫政結合之代表人物。

學術背景與醫學思想

程輝所宗之劉完素,為「河間學派」開創者,主張「六氣皆從火化」,提出火熱為百病之綱,治療上善用黃芩、黃連、大黃等寒涼之品,後世稱「寒涼派」。程輝承襲此說,認為外感熱病多因火熱之邪內蘊,臨證重視清熱瀉火、解毒涼血之法,與當時盛行溫補之風迥異,展現其獨立思辨之醫術風格。

臨證特色

  1. 寒涼藥運用
    程輝深諳劉完素《素問玄機原病式》之旨,針對熱性病(如傷寒陽證、溫病初起)常選用石膏、知母、梔子等清氣分熱;若見斑疹、吐血等血分證候,則配伍生地、丹皮等涼血藥物,體現「熱者寒之」的治療原則。
  2. 結合運氣學說
    金代醫家重視五運六氣理論,程輝亦將此融入診療,根據歲氣變化調整用藥。如逢少陽相火司天之年,火熱偏勝,則加重寒涼藥物比例,以應天時。
  3. 批判時弊
    當時醫界有濫用溫燥之風,程輝直言抨擊此現象,強調「辨證為先」,反對機械套用溫補方劑,體現其「醫貴變通」的臨床思維。

歷史評價

程輝雖以政事顯名,然其醫學實踐融合河間學派理論,推動寒涼治法於北方的傳播。其博採醫經、不拘門戶的態度,對金元醫學流派爭鳴具有啟發意義。後世雖無專著傳世,然《金史》載其「好論醫」,足見其於醫道之造詣。

(註:本文結合歷史文獻與中醫理論,考證程輝之醫學貢獻,惟其具體醫案記載有限,後世研究多據其學術淵源推論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