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搶食症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搶食症

搶食症,又稱「嗆喉風」,屬中醫喉科病症之一,首載於《喉舌備要》。其特徵為咽喉或舌面突生紅皰,色赤腫脹,導致咽喉氣機閉塞,吞嚥困難,甚則飲食難入。此症多因風熱邪毒壅滯上焦,或肺胃積熱上攻咽喉,致使氣血瘀阻,化火成皰。
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咽喉為「肺胃之門戶」,手太陰肺經與足陽明胃經皆循行於此。若外感風熱邪氣,或過食辛辣厚味,內生積熱,皆可導致肺胃火熾,熱毒上炎,燔灼咽喉黏膜,發為紅皰。此外,情志鬱結、氣滯血瘀,亦可能加重局部氣血壅滯,形成腫痛皰疹。

臨床表現

  1. 局部症狀:咽喉或舌面生紅皰,皰壁薄而色赤,周圍黏膜充血腫脹,觸之疼痛。
  2. 功能障礙:因腫皰阻塞氣道,患者自覺喉中緊閉,吞嚥時疼痛加劇,甚則呼吸不暢。
  3. 全身兼症:或伴發熱、口乾欲飲、小便短赤、舌紅苔黃、脈數等熱象。

治療方法

  1. 外治
    • 針刺放血:以三棱針速刺皰疹或周圍充血處,放出瘀血,瀉熱解毒。
    • 吹藥:選用冰硼散、珠黃散等清熱解毒類散劑吹喉,直接作用於患處。
  2. 內治
    • 清熱瀉火:以黃連解毒湯、涼膈散加減,清泄肺胃實熱。
    • 涼血化瘀:若見血熱瘀阻,可配合犀角地黃湯(現以水牛角代犀角)加丹皮、赤芍。
    • 疏風透表:兼風熱表證者,合用銀翹散疏風清熱。

鑑別診斷
需與「喉癰」(喉部膿腫)、「乳蛾」(扁桃體炎)區別。搶食症以突發紅皰、氣閉難咽為主症,而喉癰多伴化膿,乳蛾則見扁桃體腫大,三者病機治法各異。

相關記載
《喉舌備要》強調此症「氣閉不能吞物」,提示急症特性,需及時外治通竅。後世醫家進一步將之歸類於「喉風」範疇,並擴展其辨證思路,如《瘍醫大全》提及「熱毒上衝」之病機,主張內外合治。

此症雖以局部症狀為急,然中醫重視整體辨證,臨床須察其脈證,審因論治,方能標本兼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