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襁褓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襁褓,是包裹嬰兒用的布幅。
《證治準繩.幼科》中提到,初生兒「必須入襁褓。」
《壽世保元》卷八中提到:「初生三五日,宜綁縛令卧,勿豎頭抱出,免致驚癇。」
襁褓的使用,可以起到固定嬰兒身體、防止驚癇的作用。
襁褓的使用方法,一般是將嬰兒平放在被子上,用布條將其四肢和身體固定住,頭部可以露出。
襁褓的使用時間,一般在嬰兒出生後三五天,待其四肢和身體逐漸有力後,就可以解開襁褓了。
襁褓的使用,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- 襁褓的布料要柔軟、透氣,以免傷到嬰兒的皮膚。
- 襁褓的固定要適度,不能太緊,以免影響嬰兒的血液循環。
- 襁褓的使用時間不宜過長,以免影響嬰兒的活動能力。
襁褓的使用,可以幫助嬰兒安靜入睡,緩解驚癇,促進生長發育。但需要注意使用方法,避免對嬰兒造成傷害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