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蹻脈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蹻脈是中醫學名詞,是陰蹻脈和陽蹻脈的合稱。《靈樞.脈度》中記載:「蹻脈安起安止?」又「蹻脈有陰陽……男子數其陽,女子數其陰,當數者為經,不當數者為絡也。」指蹻脈有陰蹻、陽蹻的區別,男子以陽蹻為經,陰蹻為絡;女子以陰蹻為經,陽蹻為絡。
蹻脈是人體十二經脈之一,起於足跟內側,上行至內踝後方,沿小腿內側向上,至膕窩,沿大腿內側向上,至髂前上棘,沿腹股溝向上,至小腹,沿胸骨旁開一寸,至鎖骨中部,止於鎖骨下端。蹻脈與足太陽膀胱經相表里,與足少陰腎經相合。
蹻脈具有溫煦下肢、通利關節、調節水液的作用。蹻脈的病變主要表現為下肢麻木、疼痛、屈伸不利、關節腫脹、水腫等。
蹻脈的腧穴有:足跟內側的湧泉穴、內踝後方的太溪穴、膕窩的委中穴、髂前上棘的承扶穴、小腹的氣海穴、胸骨旁開一寸的膻中穴、鎖骨中部的天突穴、鎖骨下端的少商穴。
蹻脈的保健方法主要有:
- 經常按摩湧泉穴、太溪穴、委中穴、承扶穴、氣海穴、膻中穴、天突穴、少商穴。
- 適當進行下肢的運動,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。
- 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著,注意勞逸結合。
- 飲食宜清淡,少吃辛辣、油膩、生冷的食物。
-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激動。
蹻脈是人體重要的經脈,其病變可影響到下肢的活動功能,因此平時要注意保健,避免疾病的發生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