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蹻足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蹻足,又稱骨行。是指踮起腳跟的動作。《素問.針解篇》:「巨虛者,蹻足(骨行)獨陷者。」
蹻足是一種病症,多見於小兒。其主要症狀是踮起腳跟,走路不穩,容易跌倒。蹻足的病因有很多,包括先天性因素、後天性因素等。先天性因素包括遺傳因素、胎位不正等;後天性因素包括外傷、感染、營養不良等。
蹻足的治療方法有很多,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。保守治療包括按摩、針灸、推拿等;手術治療包括肌腱松解術、骨移植術等。蹻足的治療需要根據病情的具體情況,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。
蹻足的預防方法包括:
- 孕期注意營養,避免胎位不正。
- 出生後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- 定期帶孩子進行體檢,早期發現蹻足,及早治療。
蹻足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疾病,家長們不必過於擔心。只要積極配合治療,孩子的蹻足是可以完全治癒的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