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程德齋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程德齋
程德齋,元代著名醫家,活躍於泰定年間(1324-1328年),以整理與研究《傷寒論》聞名。其與馬宗素(一說共同合作)編撰《傷寒鈐法》,該書系統化歸納張仲景《傷寒論》中的治法,並嘗試以「按日時受病立法」為框架,將傷寒病症的發展與治療對應於特定時辰與日期,形成一套規律化的診療模式。
《傷寒鈐法》的特色在於結合運氣學說與時間醫學,主張傷寒病的傳變與治療可依據發病時日推算,並對應相應的方藥。此種方法雖具備一定的理論依據,但後世醫家如王履(《醫經溯洄集》)、萬全(《傷寒摘錦》)、徐春甫(《古今醫統》)等,皆批評其過於機械化,忽略個體差異與病情複雜性,認為此舉可能偏離仲景辨證論治的核心精神。
從中醫理論角度而言,程德齋的學說反映了元代醫家對《傷寒論》體系化的嘗試,尤其受到當時運氣學說盛行的影響。然而,傷寒病的臨床表現多變,六經傳遞並非全然依循固定時序,後世更強調「觀其脈證,知犯何逆,隨證治之」的靈活性,故《傷寒鈐法》的侷限性亦成為明清醫家辯證討論的焦點。
儘管存在爭議,程德齋的著作仍為研究《傷寒論》歷史演變的重要文獻,其結合時間與病理的思維,亦為中醫理論中「天人相應」觀念的一種延伸。後世對其評價,多肯定其整理之功,而對其機械推演之弊則持批判態度,此分歧正體現中醫學術發展中理論與臨床的互動與反思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